
嘉靖皇帝是昏君还是明君
嘉靖皇帝是昏君。
嘉靖皇帝正德二年(1507年),生于湖北安陆兴王府。正德十六年(1521年),武宗驾崩,死后无嗣,其生母张太后与内阁首辅杨廷和决定,由近支的皇室、武宗的堂弟朱厚熜继承皇位。朱厚熜即位之初,通过大礼议逐步掌握皇权。在位早期,他英明苛察,严以驭官、宽以治民、整顿朝纲、减轻赋役,史称“嘉靖新政”。
在位中后期,嘉靖尊道教、敬鬼神,总揽外大政,皇权高度集中却不作为。尤其是后期,他日渐腐朽,不仅滥用民力大肆营建,而且迷信方士,尊尚道教。在嘉靖二十一年(1542年)的“壬寅宫变”中几乎死于宫女之手,此后长期不理朝政,更移居西苑(今北京北海、中南海),一心修玄,日求长生,不问朝政。首辅严嵩专国20年,吞没军饷,吏治败坏,边事废弛,蒙古俺答汗长年寇边,甚至于嘉靖二十九年(1550年)兵临北京城下,史称“庚戌之变”;倭寇频繁侵扰东南沿海。“南倭北虏”始终困扰着嘉靖一朝,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。
明朝嘉靖帝到底是个明君还是个昏君
明朝嘉靖帝是个昏君。嘉靖尊道教、敬鬼神,总揽外大政,皇权高度集中却不作为。尤其是后期,他日渐腐朽,不仅滥用民力大事营建,而且迷信方士,尊尚道教。 在长城以北,蒙古鞑靼部首领俺答汗不断寇边,嘉靖二十九年甚至兵临北京城下,大肆掠夺。在嘉靖年间,南倭北虏始终是明王朝的莫大祸患。在用人上,明世宗“忽智忽愚”、“忽功忽罪”,功臣、直臣多遭杀害、贬黜。户部主事海瑞上《治安疏》,明世宗怒不可遏,遂逮瑞下诏狱。 明朝嘉靖帝的错误决定。 嘉靖在位期间,数次重申“禁海”,意欲杜绝民间海外贸易,导致从元朝开始的倭寇之患彻底大爆发虽然,朱元璋时期实行“禁海”政策,但朱元璋后期开始,海边诸省的地方政府,就已经不怎么执行“严格的禁海”政策了。 因此,民间的海外贸易越来越兴盛。因为嘉靖二年(1523年)的“争贡之役”,嘉靖对日本不断地减少“朝贡”次数,进而严格“禁海政策”、数次下达“重申禁海”的旨意。由此,断绝了“民间海外贸易”。致使从事民间海外贸易的各路商人、走私犯、海盗与倭寇大规模合流。由此,造成倭寇大兴。